一、核心性能特点
1. 强抗震能力
- 采用高强度钢材(如Q235B、Q355B)或铝合金材质,结合抗震节点设计(如铰接式、弹簧式连接),能在地震中通过柔性结构吸收能量,减少桥架位移,避免电缆因剧烈晃动而断裂。
- 可承受水平加速度≥0.6g(g为重力加速度)的地震荷载,符合GB 5098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2. 高承载与稳定性
- 支架结构设计符合力学原理,单支架承重可达50-500kg(根据规格不同),能支撑桥架及电缆的重量,同时在震动中保持稳定,防止坍塌。
- 采用三角形稳定结构或多向支撑,避免单点受力,增强整体抗倾覆能力。
3. 灵活适配性
- 可适配不同规格的电缆桥架(如槽式、托盘式、梯级式),通过调节支架高度、间距及配件(如U型夹、螺栓)实现定制化安装。
- 适用于多种建筑场景(如厂房、商业综合体、地铁),可在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不同墙体/屋顶上固定。
4. 耐腐蚀与耐久性
- 表面经热镀锌(锌层厚度≥65μm)、喷涂环氧漆或锌铝镁镀层处理,耐盐雾、潮湿及化学腐蚀,户外使用年限可达20年以上,室内环境下维护周期长。
二、结构设计优势
- 多向防护:
支架具备纵向、横向及垂直方向的抗震支撑,可抵御不同方向的地震力,避免桥架因单向震动导致连锁破坏。
- 便捷安装:
配件标准化(如成品槽钢、抗震连接件),可现场快速组装,无需焊接,减少施工时间,且后期调整方便(如增减桥架时可灵活拆卸配件)。
- 防火与兼容性:
材质本身不燃,且与桥架、电缆的防火要求匹配;可与其他机电抗震支架(如管道、风管支架)共用底座,节省空间和成本。
三、适用场景与规范
- 强制应用场景:
- 抗震设防烈度≥6度的地区,建筑机电工程中的电缆桥架需按规范设置抗震支架(如医院、学校、高层建筑等)。
- 穿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及长度超过30m的直线段桥架,需增设抗震支架以缓解结构变形影响。
- 设计标准:
需符合GB 50981、CECS 420《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等规范,安装后需通过抗震性能测试(如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四、与传统支架的差异
对比项 抗震支支架 传统支架
抗震能力 专门设计,可抵御地震荷载 仅承重,无抗震功能
结构连接 多向铰接,柔性抗震 刚性固定,震动易断裂
材料强度 高强度钢材,防腐性能更优 普通钢材,防腐性一般
安装成本 初期成本较高,但长期维护成本低 成本较低,地震后维修成本高
五、选型与安装要点
- 选型依据:
根据桥架规格、电缆重量、安装高度及抗震设防烈度选择支架型号,如8度设防地区的200*100mm桥架,建议选用承重≥200kg的抗震支架。
- 安装间距:
- 水平桥架:抗震支架间距≤18m(设防烈度6-7度)或≤12m(设防烈度8-9度)。
- 垂直桥架:间距≤4m,且每层至少设置1处。
通过以上性能特点,电缆桥架抗震支支架可在地震中保障电缆系统的完整性,减少灾后断电风险,提升建筑机电系统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