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距仪
面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理
更新时间:2025-08-14 16:43 免费会员
惠州市广顺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描述相符

    4.9
  • 服务态度

    4.9
  • 发货速度

    4.9
  • 关注人数

    0
  • 产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联系方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分子对紫外(200-400nm)和可见光(400-800nm)区域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其核心原理是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Law),即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非散射的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光程长度(b)成正比,是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特征常数,反映吸光能力。  
电子跃迁机制:紫外-可见光的能量与分子中价电子(如σ电子、π电子、n孤对电子)的跃迁所需能量匹配。当光子能量等于电子基态与激发态的能级差时,电子吸收光子发生跃迁,常见类型包括:π→π(不饱和键)、n→π(含杂原子基团)、电荷转移跃迁及配体场跃迁(配合物)。  
仪器组成: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氘灯紫外区、钨灯可见区)、单色器(分光棱镜或光栅)、样品室、检测器(光电倍增管或光电二极管)及信号处理器构成。单色器将光源发出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通过样品后检测透射光强度,计算吸光度。  
应用特点:  
1.定性分析:通过吸收光谱(吸收峰位置、形状)鉴定官能团或共轭结构,如苯环在250nm出现B吸收带。  
2.定量分析:依据比尔定律,通过标准曲线法或直接比较法测定浓度,灵敏度可达10⁻⁶~10⁻⁴mol/L。  
3.局限性:需样品透明且稳定;重叠吸收峰需解谱;非吸收组分可能干扰。  
该方法广泛用于有机化合物、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及无机离子的检测,是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基础分析手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理  
https://www.chem17.com/st263226/product_32793547.html
推荐产品

交谈

店铺

0 评

留言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