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管理体系认证办理流程如下:187-3485-9001
一、前期准备
1. 了解认证标准
熟悉《GB/T 31950-2015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标准,明确认证范围、要求及流程,为后续工作提供方向。
2. 自我评估与体系建立
内部审核:检查企业现有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识别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体系文件编制:根据标准要求,编制完整的体系文件,包括《诚信管理手册》《诚信风险控制程序》《员工诚信守则》等,确保覆盖企业各环节。
运行时间要求:体系需实施运行至少3个月以上,并完成至少一次内部审核和一次有效的管理评审。
3. 选择认证机构
优先选择在国家认监委(CNCA)备案、具有资质和良好口碑的机构,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方圆认证中心等。
警惕承诺“包过”、低价诱导或证书无法在认监委查询的机构。
二、提交申请
1. 填写申请书
提交认证申请书,包含企业基本信息(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等)、管理体系概况及运行效果说明。
2. 准备申请材料
基础资质: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可省略)、行业许可证等。
体系文件:诚信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记录文件:内部审核报告、管理评审记录、培训记录、客户投诉处理记录等。
合规证明:无不良信用或违法违规行为记录的说明,及近一年内未受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证明。
其他材料:如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已通过时)、生产许可证(涉及生产环节时)等。
三、审核与评估
1. 文件审核
认证机构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核实体系文件的完整性、有效性及合规性。
2. 现场审核
审核内容:重点检查合同管理、人事管理等环节的实际运行情况。
配合要求:企业需提供必要的支持,如安排关键岗位人员接受访谈、提供运行记录等。
问题整改: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证据。
四、认证决定与证书颁发
1. 认证决定
认证机构根据审核结果决定是否授予证书。若符合标准,将颁发有效期为三年的诚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 证书查询与备案
证书信息可在认监委查询,确保其真实性。企业需妥善保管证书及相关审核记录。
五、后期监督与复审
1. 年度监督审核
证书有效期内,企业需每年接受一次监督审核,确保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审核内容与初次审核类似,但更关注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
2. 复审准备
证书到期前,企业需进行全面自查,更新体系文件和运行记录,为复审做好准备。复审通过后,证书将重新颁发。

更新时间:2025-10-22 17:38 免费会员
- 产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