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
面议
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的看待心理咨询这件事情
更新时间:2020-09-29 11:38 免费会员
浙江侣友旅行社有限公司
  • 描述相符

    4.9
  • 服务态度

    4.9
  • 发货速度

    4.9
  • 关注人数

    48
  • 产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联系方式
现实社会竟争的压力越来bai越du大,人与人情感与精神的缺失zhi使许多人开始正视自己的心dao理问题,并主动找心理医生咨询,寻求帮助,然而仍有不少人对于心理咨询却存在着误区。正确的心理咨询认识应该是这样的。
心理咨询≠同情+阅历
有不少咨询者尤其是咨询者在咨询问题时,都希望心理医生遇到过、处理过他们所存在的问题,似乎只有心理医生与他们的经历相同,他们才放心,才觉得只有这样才会同情他,理解他。显然,对心理咨询工作人员要求阅历深、经验多,这是人之常情,大可不必要求咨询员也有过类似经历,不管有无类似经历,心理医生对咨询者都会以极大的同情心相待,就像一位助产士的轻柔动作未必是从体验生孩子当中学来的一样。再说,咨询者咨询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求同情,对于心理医生指出的问题要诚恳的接受,不要总认为自己这方是对的。试想,心理医生对咨询者赞扬同情一番,咨询者除了当时心情上一阵舒畅之外,领悟不到自身认知方面的缺陷,过后还是又回到原来的状态,那心理咨询还有什么意义?要不怎么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呢?
心理咨询≠有精神病、不光彩、不体面
目前人们对心理咨询虽有所了解,但仍有不少人认为是“治精神病”的,或者觉得到了精神病的程度才去看心理医生。曾有心理学家做过统计,来心理门诊咨询的仅有16.3%才达到精神病诊断标准。还有一些人认为看心理医生是不光彩、不体面的事,往往是偷偷摸摸的来到心理门诊,唯恐被别人发现。实际上在大多数发达国家里,人们对心理咨询的理解正好与我们相反,例如美国,恋人约会前,男生去会见一次心理医生,约会时他有可能在其女友面前炫耀一番他在这之前看过心理医生,他的女友则会为之感动,因为他觉得男友这样做表明对她、对约会很重视,也说明他是个重视生活质量的人。
心理医生≠算命者
推荐产品

交谈

店铺

0 评

留言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