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温深冷机是一种能够稳定产生并维持远低于常规冷冻温度(通常可达-80℃以下,甚至低至-150℃)的专用制冷设备。其核心价值在于为需要极端低温环境的科研、医疗、工业等领域提供可靠且稳定的低温保障。
一、工作原理
超低温深冷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逆卡诺循环,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大核心部件的协同作用实现制冷:
1.压缩阶段: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提升其能量。
2.冷凝阶段:高温高压气体流入冷凝器,释放热量给外界环境,冷凝为液态。
3.膨胀阶段: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压力骤降,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
4.蒸发阶段:气液混合物进入蒸发器,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而蒸发,再次变为低温低压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完成循环。
部分机型还采用两级或多级制冷循环,通过预冷和深度冷却阶段逐步降低温度,或引入液氮辅助制冷,利用液氮蒸发时吸收大量热量的特性,快速达到极温度。
二、技术特点
1.极低温能力:
温度范围广泛,常见机型可达-40℃至-150℃,甚至更低。
特殊机型(如-135℃/-150℃冷冻机)采用斯特林制冷器、脉管制冷机等特殊技术,满足深度低温需求。
2.高精度温度控制:
采用先进温度控制系统,控温精度通常在±0.5℃以内,部分机型可达更高精度,满足对温度要求极为严格的应用场景。
3.高效制冷效率:
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物体冷却至所需温度,减少制冷时间和能量消耗。
部分机型配备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触控屏幕轻松设置参数并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
4.稳定可靠性:
配备多种安全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高低压保护),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核心部件(如压缩机)采用高品质材料,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三、应用领域
1.科研实验:
物理、化学、生物领域:用于材料低温性能测试、生物样本低温保存、低温物理实验等。
深冷冻干机:用于乙醇冻干、叔丁醇冻干等需在-120℃以下进行的冷冻干燥处理,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纳米材料、工业材料等行业。
2.医药行业:
药品生产与储存:为疫苗、生物制品等提供低温反应、结晶、干燥工艺及冷藏冷冻储存环境,保证药品质量和活性。
冷冻干燥环节:提供低温环境使药品水分迅速结冰,缩短干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电子工业:
半导体制造:用于芯片低温测试、电子元件老化测试,确保元件性能和可靠性。
特殊材料研究:为需要在低温下测试性能的材料提供稳定环境。
4.航空航天:
零部件测试:模拟太空环境的低温条件,验证设备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更多产品信息来源:http://www.ptk-tc.com/Products-38726067.html
https://www.chem17.com/st569948/product_38726067.html

更新时间:2025-10-16 09:02 免费会员
- 产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