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月 27 日,湖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了《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草案)》二审稿。针对之前 " 女同志找妇联,男同胞该找谁 " 的讨论,二审稿将一审稿中提出的 " 为受害妇女提供服务和支持,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修改为 " 为受害人提供服务和支持 ",意味着#男性纳入家暴保护对象#。
看到这里,很多人下意识会想“什么?男性还能被家暴?还要被法律保护?”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家暴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而男性被家暴也是多见的,只是大家不知道罢了~
据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2.9%的女性和19.9%的男性曾遭受家暴,这意味着在我国,每5个人中就有1人遭受过家暴。

其中女性被家暴早在很长时间之前就被大家重视,甚至有专门的妇联组织予以保护,而男性家暴则常被大家忽视~
之前有人做过一则街头实验,当同一个男性和女性彼此互相演绎殴打和被殴打的角色时,周围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男性被殴打,大家只是笑笑甚至是视而不见,当女性处于被殴打状态时,周围人的反应就会比较强烈,大家纷纷进行阻止,所以在当前这个男强女弱的时代,大多数人总是把女性当做弱势群体,即使有时候她们是施暴者,也会有人予以“宽容”的态度!

可是,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等人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男性自认为遭受家暴的比例(66.1%)比女性(64.2%)尤甚,尤其是心理暴力方面。
英国警察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13年,男性遭受家暴的案例共84,799起,女性304,522起。德国没有具体的全国统计数字,但在同一年,柏林14,300起家暴案例中有23.8%的施暴者为女性。
美国疾控中心(CDC)2010年发布的“The National Intimate Partner and Sexual Violence Survey”显示,美国有28.5%的男性(35.6%的女性)曾在亲密关系中遭受过强奸、肢体暴力或者跟踪。这些数字,是否远超出你的想象?

家暴以爱的名义被合理化;家暴的本质不是暴力,而是控制;许多家暴幸存者的事例都证实:家暴是一种犯罪。阻止犯罪需要从不再容忍、原谅或忽视家庭暴力开始~
因为家暴不仅仅给夫妻双方带来伤害,给家庭中孩子的影响也是毁灭性的,它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长期处于此种家庭环境,会使他们产生不良的心态。
家庭暴力下—孩子六大性格
一、自卑
家暴发生之后,父母关系恶劣,让孩子产生一种不安全感。长此以往,孩子的自尊心就会一点点被磨灭,产生自卑的性格。
二、懦弱
在一个经常家暴的家庭里,即便在没有家暴的时候,孩子也不敢和父母说话,很多孩子由于害怕,对父母惟命是从,这种性格,会伴随孩子一生。

三、固执
调查研究表明,家暴环境中的孩子更容易叛逆,经常会做一些离家出走、逃学等出格的事情对抗父母,父母越生气,孩子越固执。
四、暴力
父母暴力的行为也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很容易让孩子也去欺负其他孩子,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对别人施暴,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抑郁
有些父母在彼此吵架后,会将自己的怒火迁移到孩子的身上。在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一般都会有轻微的抑郁症,这种病症一旦得到刺激就会变的更加严重。

六、自闭
哭闹和交流不能阻止父母的施暴行为,孩子认为沟通无用,就会产生自闭心理,对以后的人际交往有严重影响。
家庭环境塑造了孩子的过去,也影响着他的现在和未来。所以每一位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从自身言行做起,拒绝暴力,还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在呵护和爱的环境下成长!
现在有很多人因为不孕不育无法成功拥有自己的孩子,为了能够实现为人父母的美梦甚至不惜花费一生的财力和精力! 这些可能是有些父母无法体会到的,但是无论如何,小羽希望大家都能够互相尊重彼此,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参与3天2夜的考察团
不仅出国考察医院不花钱!不花钱!不花钱!
还能享受多重超值福利哦

即将要去马来西亚考察的三家医院
也是在国内备受欢迎的知名试管医院
三家知名试管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