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安全防护产品
168.00元/根
风景名胜区界桩+1600*150*150mm#
更新时间:2019-04-10 17:29 免费会员
河北金能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描述相符

    4.9
  • 服务态度

    4.9
  • 发货速度

    4.9
  • 关注人数

    93
  • 产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联系方式

风景名胜区界桩+1600*150*150mm#

风景名胜区界桩+1600*150*150mm#


风景名胜区界桩+1600*150*150mm#



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泛称,实际上,由于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而有多种类型。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

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

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对于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评价的准则。

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研究等。

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保护区中的部分地域可以开展旅游活动。

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式中国人口众多,自然植被少。保护区不能像有些国家采用原封不动、任其自然发展的纯保护方式,而应采取保护、科研教育、生产相结合的方式,而且在不影响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保护对象的前提下,还可以和旅游业相结合。因此,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内部大多划分成核心区缓冲区和外围区3个部分。

核心区是保护区内未经或很少经人为干扰过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所在,或者是虽然遭受过破坏,但有希望逐步恢复成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区。该区以保护种源为主,又是取得自然本底信息的所在地,而且还是为保护和监测环境提供评价的来源地。核心区内严禁一切干扰。

缓冲区是指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外围区,即实验区,位于缓冲区周围,是一个多用途的地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还包括有一定范围的生产活动,还可有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施

上述保护区内分区的做法,不仅保护了生物资源,而且又成为教育、科研、生产、旅游等多种目的相结合的、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场所。


推荐产品

交谈

店铺

0 评

留言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