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商务服务
面议
2020年安徽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申请时间及条件程序详情
更新时间:2020-03-04 10:28 免费会员
卧涛科技有限公司
  • 描述相符

    4.9
  • 服务态度

    4.9
  • 发货速度

    4.9
  • 关注人数

    22
  • 产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联系方式

归口部门:中国科学技术部


申报时间:2020年为9-10月(具体以政府当年文件为准)


背景: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和《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着力打造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示范区、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文化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先锋队,按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国科发高〔2018〕72号)相关要求,科技部、中央宣传部将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开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申报工作。


何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基地分为两类。


一类是集聚类基地,指经科技部、中宣部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播电视总局认定的,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及相关部门认定的文化类园区等,具有明确边界范围和专业管理机构,能够聚集一批文化科技融合相关要素和企业,并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提供相应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服务的特定区域。


一类是单体类基地,指经科技部、中宣部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播电视总局认定的,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具有先导性和示范性优势的企事业单位。


基地认定基本条件


(一)申请集聚类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1. 目标明确。基地应有明确的发展定位、目标和规划,对解决文化和科技融合“最后一公里”或补短板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且在文化科技创新价值链的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技术标准制定、技术转移、产业技术联盟等方面在全国或本省及区域内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


2. 示范性强。基地内文化科技企业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年度营业收入总额不低于10亿元,其中为文化行业提供技术服务所取得的营业收入占比不低于20%的企业数量达到10家以上;


3. 管理规范。基地具有明确的边界范围,有专业化管理及运营机构,并设有专职部门和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等工作;


4. 配套完善。基地应搭建完善的专业公共服务平台,并建立或引入文化科技产业基金,能为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域各类机构提供创业孵化、融资推介、信息交流、人才培养、市场推广、管理咨询、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的服务。


(二)申请单体类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1. 特色鲜明。在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业绩突出,新技术产业化推广应用成效明显且具有带动示范性,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效果明显且在本行业产生一定影响力;


2. 主业突出。主营业务应围绕文化和科技融合且主营业务收入居于行业地位,科技企业为文化行业提供科技支撑的相关产品收入总和占总收入的50%以上,文化企事业单位采用新技术开发文化服务新业态或新业务占其业务种类或数量的10%以上;


3. 创新能力强。研究开发以及购买技术服务的费用之和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达到3%以上,拥有专利、商标、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居于行业水平,近三年科技成果转化达3项以上且被10家以上文化企事业单位采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占当年职工总数的50%以上;


4.管理规范。设有专职部门和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等工作。


基地认定程序


(一)申报推荐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收到申报材料,应会同党委宣传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征求网信、文旅、广电等相关部门意见后,由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和党委宣传部门共同出具推荐函,同时填写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申报汇总表,连同申报材料(一式两份及电子版光盘)一并报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科技部高新司)。


(二)组织评审


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依据申请材料,组织专家对申报基地进行审查,经答辩评审,提出评审综合意见。


(1)合规性审核: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合规性审核;

(2)专家函评: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对通过合规性审核的基地进行函评;

(3)会议答辩: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根据函评结果,组织基地负责人进行会议答辩;

(4)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根据会议答辩结果,确定拟调研实勘的基地名单。


(三)认定命名


科技部、中宣部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播电视总局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综合考虑区域、结构、代表性等因素,确定拟认定基地建议名单并公示。经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予以正式发布。认定结果分为三类:一是符合基本条件且达到认定标准,直接通过认定,命名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二是符合基本条件,但未达到认定标准,进入1-3年培育期,培育期间达到标准的可申请验收,通过验收的予以命名,3年培育期满未通过验收的,其申报失效;三是不符合基本条件的,不予命名。


考核机制


1、对已通过认定命名的基地,实行动态考核管理机制。基地每年定期报送年度报告,年度报告经所在地基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审定后,于每年4月底前报送至省级科技行政部门和党委宣传部门。省级科技行政部门和党委宣传部门审定后,于每年5月中旬前报送至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每两年对基地进行一次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分为通过考核、限期整改、撤销命名三种。限期整改的期限不超过一年。


2、一年内未完成限期整改的基地,由科技部、中宣部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播电视总局研究决定撤销其作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资格。


3、基地所生产的文化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对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由科技部、中宣部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播电视总局研究决定撤销其作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资格。

2020年安徽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申请欢迎咨询卧涛小编卢甜

推荐产品

交谈

店铺

0 评

留言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