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未分类
面议
上海纳米铝材料-纳米单质粉体价格行情-上海超威纳米
更新时间:2020-06-22 19:23 免费会员
上海超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描述相符

    4.9
  • 服务态度

    4.9
  • 发货速度

    4.9
  • 关注人数

    31
  • 产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联系方式

纳米铝材料-纳米单质粉体
纳米铝材料-纳米单质粉体13918946092

技术参数

产品归类

型号

平均粒径

(nm)

纯度

(%)

比表面积(m2/g)

体积密度

(g/cm3)

晶型

颜色

纳米级

CW-Al-001

50

>99.9

20

0.23

球形

黑色

亚微米级

CW-Al-002

800

>99.4

2

1.50

球形

银灰色

加工定制

根据客户需求适当调整产品纯度及粒度

主要特点

纳米铝材料、超细铝材料通过可变电流激光离子束气相法制备,产品纯度高,球形度高,杂质含量少,工业化产量大,分布均匀,比表面活性高,易于分散使用在树脂、橡胶等高分子材料中。

应用领域

1催化剂:纳米铝材料添加到火箭的固体燃料中,大幅度提高燃料燃烧速度、改善燃烧的稳定性;

2活化烧结添加剂:在AlN粉体中混入5~10%纳米铝材料,降低烧结温度,提高烧结体密度和导热率;如果纳米铝材料作集成元件的基板,导热率将提高10倍左右,可解决集成元件的集成度问题。

3金属和废金属的表面导电涂层处理:由于纳米铝材料有高活化表面能,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在低于铝材料熔点的温度实施涂层,此技术可以应用于微电子器件的生产。

4应用金属颜料、复合材料(热喷涂复合金属粉末、陶瓷复合钢管)军工(填充剂)、化工(各种化工催化剂、农药)、冶金(铝热法冶金、炼钢脱氧剂)、造船(导电涂料)、耐火材料(炼钢炉镁碳砖)、新型建材(加气混凝土发气剂)、防腐材料、等等。

技术支持

公司可以提供纳米铝材料、超细铝材料在导热树脂、涂料添加剂、粉末冶金等方面的应用技术支持,具体应用咨询请与销售部人员联系。

包装储存

本品为惰气防静电包装,应密封保存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不宜长久暴露于空气中,防受潮发生团聚,影响分散性能和使用效果。 


纳米铝材料-纳米单质粉体 http://www.cwnano.com.cn/product-item-31.html




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在若干重要领域的应用探索”通过验收

      5月28日至29日,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会同基础科学局,在化学研究所组织召开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纳米科技在若干重要领域的应用探索”结题验收会。验收专家组由范守善院士、包信和院士、李亚栋院士以及来自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所以及中科院系统的12位专家组成。验收会由院计财局局长孔力主持。

  化学所所长万立骏在致辞中首先感谢院计财局、基础局及各位专家对化学所及整个项目组所给予的长期支持与关注,表示在项目的支持下,通过项目组成员的努力,研究队伍得以充分的锻炼,项目的研究水平得到大力提升,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并希望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得到各位领导及专家的支持与帮助。随后,万立骏代表项目组就项目的立项背景、主要进展及完成情况向专家作以简要的汇报,6个课题负责人也先后汇报了课题完成情况。

  中科院重大项目“纳米科技在若干重要领域的应用探索”由化学所牵头负责,汇聚了包括福建物构所、化学所、国家纳米中心、过程所、中国科技大学及高能所等六家单位在内的中科院从事纳米科技的优势力量,历时4年多时间,圆满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指标。

  通过纳米成核与生长调控技术的应用,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含铬废渣处理新工艺和技术,并在企业完成吨级中试放大,建成了氯酸盐行业铬渣吨级处理示范线,实现了废渣的综合利用。开发了多孔纳米复合材料及水处理装置,除砷效果良好,达到饮用水标准,在内蒙古建立了饮用水处理示范点。

  基于微纳结构的表面超亲(疏)水特性,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革命性的绿色直接打印制版技术。该纳米复合转印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中试,已达百吨级制备能力。建立了年产百万平米的超亲水版材材料制备涂布车间,印版的耐印力超过10万印;研制了NGPE-1纳米材料直接制版机原理样机。

  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新型防污闪涂层纳米材料,经中科院基础局组织专家鉴定,该新型电力防污闪纳米复合室温硫化硅橡胶材料综合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品性能经“中国电力设备及仪表质量检测测试中心”检测,性能符合行业标准,已开展了产业化推广应用。

  研制出新型的低成本高性能阻燃抑烟型隔热纳米复合材料,并形成规模化制备能力;研制并开发了新型阻燃抑烟型有机-无机复合聚苯泡沫隔热材料,阻燃性能优于国际最新同类材料,形成了约100m3/天量产制备技术能力,并已开展产业应用推广。

  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隔膜及其与电极的界面,有效降低了电池的欧姆电阻和极化电阻。单电池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达到700mW/cm2。集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蜂巢式SOFC电池堆,完成了150W电堆测试。

  实现了低毒性纳米药物材料Gd@C82的可控/宏量制备。在动物模型中开展了其治疗肿瘤(如乳腺癌,肝癌)的药效学研究,提出了Gd@C82高效/低毒抑制肿瘤的机理。

  项目执行期间,共发表SCI/EI论文191篇,出版或参与编著专著6部,申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省部级二等奖1项。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具有转移转化创新能力的研究队伍。

  专家组在听取了项目及各课题负责人的汇报后,一致同意通过结题验收,并建议中科院继续给予重点支持与关注。

  基础局局长刘鸣华在会议总结中对专家所给予项目的支持与厚爱表示感谢,对项目组成员为推动纳米科技的发展而奠定的工作基础给予充分的肯定及高度的评价。他表示,中科院一定为继续保持及进一步发挥在纳米科技领域的优势做出努力。

  验收会前,计财局、基础局还先后组织部分专家对项目的验收材料及经费收支情况进行了审查,对主要考核指标及完成情况的相关证明材料、测试报告和相关证明进行了审核。


来源:中国科学院

推荐产品
本店最新
猜你喜欢

交谈

店铺

0 评

留言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