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国内粗钢和生铁日均产量分别创出历史高位,但目前高炉产能利用率连续10周位于90%以上,从理论上说,开工率继续增长的空间非常有限。同时,7月以来,铁矿石高低品价差渐渐扩大,且废钢和铁水相比不具性价比优势,通过增加入炉品位以及添加废钢两种方式增加产量的空间有限。此外,电炉企业的生产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增产空间也不大。综合来看,钢材供应已经到达阶段性顶部,后期向下的概率较大。
预期与现实可能存在差异
季节性淡季的冲击不容忽视。7月,全国建筑钢材成交量为21.02万吨,环比6月回落0.33万吨,并且水泥磨机开工率也处于低位。需求强度阶段性减弱,导致螺纹钢库存压力增加。6月12日以来,螺纹钢库存已经连续7周回升,截至7月底为1217.79万吨,同比增加359.12万吨。特别是杭州地区,库存一直处于100万吨以上。
考虑到短期需求依旧疲弱,且雨季过后还有高温天气,故未来几周,螺纹钢表观消费量很难回升至6月初的高点,库存将呈现继续增加态势。
另外,经过连日拉涨,螺纹钢主力合约已经3个交易日升水华东现货,与华北地区的价格也接近平水,表明目前盘面透支了部分乐观预期,后期将进入预期兑现阶段,一旦需求恢复力度不及预期,价格就会有所调整。同时,升水结构本身也对盘面形成抑制,若盘面利润高出现货利润,则不排除套保盘再次进入的可能。